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參差 言蹇難也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𬳵 𬯀 𪟝 𦭜 𫓹 𫚕 𫌀 𫓯 𫄨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𫠜 俿 𨙸 𬱖 𫐐 𠅤 𫘨 𬨂 𫘬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𬶨 鰿 𬟁 𫄷 𬤊 𤧛 𬃊 𫵷 𬶭 𬍛 𬬩 𨺙
繁体或异体字:
拼音:bǐ  韵部:

〈名〉
    (会意。从竹,从聿。“聿”(yù),是“笔”的本字,小篆象以手执笔。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,故从竹。简化字“笔”,“从竹从毛”会意,指旧时用的毛笔。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,是六朝时的俗字。也见于《集韵》。本义:毛笔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筆,谓之筆。从聿从竹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此制字。以竹为之,加竹。
    • 史载笔,士载言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    • 不能竟书而搁笔。——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  • 又如:毛笔;钢笔;圆珠笔;笔削(修改文章);笔帕之敬(雅洁的礼品);笔楮难穷(文字难以充分表达。楮:纸的代称)
  •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。如:笔圣(超绝凡常的书法家);笔精(指文章精妙)
  • 散文,相对诗而言 。如:笔文(书面文辞);笔述(文字记述)
  • 笔迹。指组成汉字的点、横、直、钩、撇、捺等而言。亦指字迹 。如:“天”字有四笔;笔形(笔画的形状);笔脚(字迹;笔迹)
  • 笔法。曲笔,伏笔
    •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〈动〉
  • 书写;记载
    • 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  • 又如:代笔;笔资(笔头上的功夫);笔吏(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)
〈量〉
  • 用于款项、书画的量,如:一笔款;三笔账;写得一笔好字